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

7月全同會對學弟妹的分享

七月的全體同工會,前兩天分成老中青三組
第二天早上,我受邀至年青同工組分享進校園這幾年的心得和觀察
(嘆,我已經不再是年青同工了)

那個早上自己覺得分享起來蠻有神的同在
聽的人也這樣回應,所以我想我也該把重點簡單列在這裡,以供紀念:

1. 前幾年的服事,可以多問兩個問題:

a. 神要我學什麼? b. 我本來期待什麼?(特別是跟期待不同而產生失落感時)

p.s. 事奉,是一種舞台(發揮所長),更是一種模具(被神塑造)

2. 忙碌,有一部份是自己選擇的。當然,大環境也有關係,但可以主動跟同工討論和反應自己的狀況,而不是一邊埋怨一邊服事。

3. 不要怪資深同工沒有幫你找出合適的事工量,因為說老實話,他們也不知道你的能耐有多少(其實連你自己可能都不太知道)。所以,有時候若沒有走到盡頭,是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的。因此,有時感到burn out是正常的,但重點是:要從burn out中學習教訓,並找出自己的極限,還有如何找到安息的方法。

4. 但也別忘記,極限也是會擴張的,亦別輕看神的個人身上的調教。

5. 要學習自己作決定,自己承擔後果(旁邊的同工若想幫助,那就是恩典了,不是他們“應該”如此做...)

6. 談到校園沒有mentor的文化或體制

a. 現在是不太可能的,因為之前有斷層,資中同工人數少
b. 所以可以勉勵自己待久一點,這樣就可以成為別人的mentor
c. 其實mentor也不是非要不可的文化,現在的年青同工人數這麼多,何不考慮加強同儕之間的鼓勵和督促,這何嘗不是在創造一種新文化?

7. 在事奉過程中,要找出自己的主軸(合乎校園宗旨的):像我的主軸就是差傳,而我個人的目標是,能從自己帶的學生中差出十位宣教士。這主軸或許就是別人口中的“異象”。

8. 有時候,或許真的只剩你一人,也找不到別人可以求助。這也不用抱怨連連,到了最後盡頭時,難道我們不該呼求神的名字嗎?!倚靠神是神希望我們服事時的最終學習(而不是倚靠校園或同工)

hmmm... 沒有上下文和對話問題,這些重點看起來有點斷章取義... 請大家別太認真看,我自己看得懂就好了,哈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最新動態

5/14/2010 景美團契談《孤獨》
5/21-22/2010 成功團契交接退修會
5/28/2010 高三聯禱會(最後一次)
5/28-29/2010 9ood畢契大溪國小日出聚
7/4-5/2010 高二猛將營(我是大會主席!)
7/6-8/2010 高三畢旅
7/9-18/2010 青宣(戲劇組+海外交流會)

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Everything Will Be Fine.

追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