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九月,心泰哥參加了第一次的成功團契聚會。屈指一算,在成功團契當輔導,也快要四年半了,那年的新生,今年都已經大二。
而你那年,應該是國小六年級吧……
還記得自己接觸成功學生的初次印象:
『為何要對建中有這樣的情結?』我在心中不解地問著。
『心泰哥沒讀過成功,不懂的。』我猜學生會這樣回應我。
啊,不用你說,這確實是當年我對自己的疑惑和不安。然而,看過了這四年,我的疑惑慢慢消退,但每年進來成功的新生,還是有很多人疑惑著:
『為什麼我來到這所小學校?』
『我的成績能跟以前一樣嗎?』
『我能交到跟國中一樣的好朋友嗎?』
當然,疑惑不是所有的心情,恐怕更多的是,興奮、躍躍一試、新的開始……然而,我想問的是:身為基督徒的你,你所想的也是一樣的嗎?
基督教信仰、教會、聖經、禱告,對你來說,又代表什麼呢?它有用嗎?還是它很麻煩?
沒錯,這個身份帶來的,可能是別人所沒有的麻煩(像是要掙扎著週日早上要不要去教會);但往好處想,這個身份應該要帶來的,是一種對自己進到成功高中裡的肯定──神把我放在這裡,一定有祂的想法,這想法,應該是好的,是偉大的,是可以讓我這三年充滿意義感和動力的!
如果你還沒看到這個好處,那真的就可惜了,因為這可是別人想要卻沒有的神聖使命感。
這一年大概是我看到成功團契有最多高一基督徒的一年,多到我有時還搞不清楚誰是基督徒,誰不是基督徒。但大概也就是因為人多的關係,我常覺得不夠踏實,因為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,跟每個基督徒新生都很熟識。
所以,我只能把我想說的,用文字表達,希望你也能夠更認識我,以及我對你的想法。
你知道嗎?成功團契,據我簡單訪查,迄今至少已有五十年的歷史(五十年,是不是就是跟你父母一樣的歲數呢?)。這五十年,有多少學生在此歸信耶穌(我這四年中,每年都見到有人決志信主)?有多少學生後來成為傳道人、牧師?又有多少學生在此重新確認自己跟上帝之間的關係?我是沒去算過,但這四年來我碰到許許多多的人,他們說:
『我也是成功畢業的!成功團契,我也參加過!!』
甚至有一年我在校門口做新生問卷,在外頭有補習班指揮著工讀生的研究所學生,他跟我說:我也參加過成功團契!
這團契提供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空間時間,讓非基督徒可以認識耶穌,讓浪子般的基督徒可以重新遇見上帝,讓有心的基督徒可以學習如何傳福音,在校中合宜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和身份。
而去年甫成立的成功世展社,是我們經過好幾年的辯論和禱告後,做出的一個──冒險!之所以是冒險,因為不確定它到底會變成怎樣的,沒有人可以保證一定會成功。但至少,我們的出法點是正面的:我們在校內需要有一個平台,是可以讓基督徒在成功高中裡作光作鹽,並且集結力量一起來影響這個校園。
在校外有成功團契,在校內有世展社;團契是你可以在放學後帶同學來的,世展社是你可以在校中展現影響力的;在團契裡,你可以放鬆並重新回到上帝面前,在世展社中,你可以實踐聖經所說的真理……
再讓鏡頭轉到你身上吧。你進到成功高中,已經五個月了,讓你眩目的種種一切,應該要開始變得更加清晰……
『有什麼是值得我付上一切的?又有什麼是值得我投注生命的?』你問。
『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性命,有何益處呢?』耶穌說。
或許有學長問過你要不要轉到世展社之類的,但無論你最後有沒有要轉社,或是成為下一屆的團契同工,願你所做的,都是為了榮耀神而行──
這,或許才是重點所在。
心泰哥
寫於2010年1月5日0:01am